您现在的位置: 临海市灯饰行业协会 >> 行业新闻 > 正文
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临海这个“光亮”产业能否再度大放异彩?

作者:秘书处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65    更新时间:2019-9-15

 

临海节日灯

“久等了!这阵子一直周旋在工厂和客户之间,既要接待客户,又要开会,等会还有两波国外客户来,实在是太忙了。”

9月10日一早,在临海市东塍镇浙江龙威灯饰有限公司的新厂区内,董事长屈龙奎忙得不可开交。

每年9月,是临海各灯饰企业交付圣诞订单的最后关头,5个多月前开始加班赶制的节日灯,都要在本月完成出货,漂洋过海,装点“洋节”。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步,经历了四十余年的风雨,临海节日灯如今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

站上“四十不惑”的关键节点,临海“这盏灯”,还能点多久,能再度大放异彩吗?

无中生有

临海的节日灯产业,起源于一粒小小的手电筒电珠。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名金姓老人从上海回到家乡临海。在他的指导下,1979年7月,东鲁人民公社屈家大队(现东塍镇屈家村)创办了首家村办企业——屈家灯泡厂,主要生产手电筒电珠。

“金师傅曾是上海灯泡三厂的技术员,对手电筒电珠的生产工艺、原材料采购渠道和产品销路非常了解。”临海市灯饰行业协会秘书长、临海市银河电子灯饰公司总经理屈小平介绍,在这位退休老人的指导下,村办灯泡厂从上海、江苏、广东等地买入设备和玻璃管、钨丝、镀镁丝等原材料,制造成手电筒电珠销往上海、义乌等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几位村干部、村民合力将村办企业承包下来。那时,市场不温不火,灯泡厂总开开停停。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临海节日灯产业迎来首轮爆发机会,主营产品从手电筒电珠转向圣诞灯的主要配件——拉拉泡。

“出口用的圣诞灯灯泡你们能不能做?”1988年左右,通过浙江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临海彩灯联营厂从台湾引入半自动生产设备,投放到了屈家村。

与村办企业一样为临海市彩灯联营厂供过货的,还有临海兴富灯泡厂等先驱企业。屈龙奎入行三十余年,其早前曾为村办企业采购原材料,1989年10月,他与朋友在屈家村合伙创办了临海兴富灯泡厂。

先进的机器推动了行业发展,也设置了准入门槛,但昂贵的设备难不倒东塍人的生意头脑。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汽车保养厂、机械修理厂掀起仿制热潮,不久后,当地仿制的替代设备进入市场,带动临海节日灯产业发生裂变,首批约50位掌握技术的东塍人重新组合、自己办厂,大大小小的拉拉泡小作坊、工厂从东塍延伸至大田、永丰、邵家渡等周边区域,从此在临海遍地开花。

产业转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临海节日灯产业进入“鼎盛时期”,广东订单纷至沓来,但欣欣向荣的景象并未持续多久。

上世纪七十年代,原本掌握在日本人手中的节日灯订单转向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台湾新竹。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港资、台资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落户珠海、东莞。1995年前后,由于广东本地产能不足,普通灯泡的生产开始转移到临海。

“当时,临海工厂只用负责生产,采购人员会上门,将灯泡带到广东进行成品加工,最终出口到北美地区。”屈小平说。

1993年,从临海收购灯泡再卖到广东,利润超0.5分/个。在利润的驱使下,工厂铆足劲扩大生产,以致总体产能过剩。到2002年,临海节日灯产业遭遇最强“寒冬”:产品销售价与生产成本倒挂,成本7厘的灯泡,市场价仅有6.6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临海节日灯产业为广东企业生产低附加值的节日灯配件。扩大产量的同时,我们的产业层次和综合实力却止步不前,临海节日灯产业面临存亡时刻。”临海市灯饰行业协会会长、浙江天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向阳说,2002年前,临海的灯泡厂达上千家,发展之路“拥堵不堪”。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临海节日灯企业便开始着手转型——

2000年左右,包括屈小平在内的37名从业者远赴河南,抱团成立灯泡厂。依托中原油田,灯泡生产环节的成本降至在临海时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在临海转型做节日灯成品,如今,临海本地的灯泡生产企业,已不超过五家。

谈及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产业和设备的交互,亦是绕不开的话题。在整个产业都以生产灯泡为重心的时代背景下,机械行业纷纷仿制台湾设备,当市场趋于饱和后,这些企业也受到不小冲击。

“2005年以前,剪灯脚、上夹心、套管……整个行业需以手工方式进行制作,生产设备出现空白。”临海市东创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章信说。

“如果要把我们的产业留在临海,就需要研发新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设备生产企业同样有责任。”2003年,徐章信闭门造车,两年后,由他发明的全自动烫灯机基本成型。“以往,一位好手一天最多做2000个灯珠。设备投入后,一名员工可同时看管两台自动烫灯机,一台24小时运作的设备,能生产10万个灯珠。”

2007年,LED照明趋势确立,推动了临海节日灯产业设备与产业结构同步改进。

通过转型,2010年,集配套、组装、销售为一体的临海节日灯新产业链初步形成。目前,临海已拥有集设备生产、配件供应、成品加工、对外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是临海节日灯产业的最大优势!

渐入佳境

1993年,考虑到做原料配套的利润空间有限,国内应收账款过多导致资金回笼慢,屈龙奎将公司的业务重心从配件内销转向做成品,同时通过外贸公司对外出口。

不到两年,公司的经营策略再次改变,实现自营出口。“直接对接国外客户便于我们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了解终端市场。”屈龙奎说。

多年来,在临海节日灯产业的各项业务中,外贸业务占据大头。其中,作为主打产品的圣诞灯,淡旺季现象明显。如今,以电商渠道打通内销市场,节日灯的销售季节被拉长。

“9月份之后,电商销售是拉动临海节日灯产业下半年增长的主要渠道之一。与外贸产品差异明显,目前点缀婚礼和装修店面的造型灯在网店中卖的最好,开始走向定制化。”台州百耀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屈道利说。

2017年3月,在电商平台做过五六年文胸生意的屈道利,将节日灯产品上传到淘宝平台,这一尝试性的做法大获成功。

“上线一星期就接到了好几百单。”屈道利说,随着淘宝生意越来越红火,他组建了自己的电商团队,并于2017年9月,建立了8600平方米的“淘宝仓库”。当年的双十一,淘宝店铺创下单日内近三百万元的销售业绩。

作为当地较具规模的外贸型企业,去年以来,浙江龙威灯饰有限公司也开始铺设电商渠道。公司以约70万元/年的服务费邀请第三方电商服务团队,布局线上渠道。

“目前,公司在亚马逊、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占公司总业绩10%,对我们而言,做电商并不旨在于几百万的销售额,而在于在渠道的培养和品牌的打造。为此,公司将至少投入三年时间进行摸索。” 屈龙奎说。

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发力——

2018年3月开始,为早日拿到产品进入美国乃至北美的通行证,临海市灯饰行业协会三度召开UL座谈会。

2017年9月,临海市与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签订共建负担张江研究员临海科技创新园框架协议,将根据产业与重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018年8月,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达8.5万方的临海彩灯创业园开工。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引入30家以上彩灯关联企业,吸引彩灯小微企业入驻。

“临海市政府已向广交会组委会提交申请,今年10月,临海节日灯产业将登上第126届广交会的北平台静态展示区,向世界展示地方特色,提升品牌知名度。”屈小平说。

前行在“光明”事业的征途上,临海节日灯产业拥有无限可能。

Copyright © 2023 浙江省灯饰行业协会 www.zli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09529号-1

地址:浙江省临海市临海大道695号科创中心5楼5015室 联系电话:0576-85289655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