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临海市灯饰行业协会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临海节日灯:“这盏灯”能否再放异彩?
临海节日灯:“这盏灯”能否再放异彩?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王依妮
浙江龙威灯饰有限公司生产的彩灯样品。 浙江飞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节日灯生产车间。 【产业名片】 自1979年7月,临海诞生第一粒圆珠灯泡开始,临海节日灯产业经历了创业、扩张、成长三个阶段,即从加工灯泡做辅料供应商开始,成长为现在配套、组装、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截至2018年年底,临海市共有节日灯及配套企业10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36家,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骨干企业13家,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8家。临海全市节日灯产业总产值达61亿元,市场份额占据全国市场的6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节日灯生产基地。此外,临海节日灯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 “久等了!这阵子一直周旋在工厂和客户之间,既要接待客户,又要开会,等会还有两波国外客户来,实在是太忙了。” 9月10日一早,在临海市东塍镇浙江龙威灯饰有限公司的新厂区内,董事长屈龙奎忙得不可开交。 每年9月,是临海各灯饰企业交付圣诞订单的最后关头,5个多月前开始加班赶制的节日灯,都要在本月完成出货,漂洋过海,装点“洋节”。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经历了四十余年的风雨,临海节日灯如今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 站上“四十不惑”的关键节点,临海“这盏灯”,还能点多久,能再度大放异彩吗? 无中生有 临海的节日灯产业,起源于一粒小小的手电筒电珠。 上世纪70年代,一名金姓老人从上海回到家乡临海。在他的指导下,1979年7月,东鲁人民公社屈家大队(现东塍镇屈家村)创办了首家村办企业——屈家灯泡厂,主要生产手电筒电珠。 “金师傅曾是上海灯泡三厂的技术员,对手电筒电珠的生产工艺、原材料采购渠道和产品销路非常了解。”临海市灯饰行业协会秘书长、临海市银河电子灯饰公司总经理屈小平介绍,在这位退休老人的指导下,村办灯泡厂从上海、江苏、广东等地买入设备和玻璃管、钨丝、镀镁丝等原材料,制造成手电筒电珠销往上海、义乌等地。 上世纪80年代初,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几位村干部、村民合力将村办企业承包下来。那时,市场不温不火,灯泡厂总开开停停。 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临海节日灯产业迎来首轮爆发机会,主营产品从手电筒电珠转向圣诞灯的主要配件——拉拉泡。 “出口用的圣诞灯灯泡你们能不能做?”1988年左右,通过浙江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临海彩灯联营厂从台湾引入半自动生产设备,投放到了屈家村。 与村办企业一样为临海市彩灯联营厂供过货的,还有临海兴富灯泡厂等先驱企业。屈龙奎入行三十余年,其早前曾为村办企业采购原材料,1989年10月,他与朋友在屈家村合伙创办了临海兴富灯泡厂。 先进的机器推动了行业发展,也设置了准入门槛,但昂贵的设备难不倒东塍人的生意头脑。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汽车保养厂、机械修理厂掀起仿制热潮,不久后,当地仿制的替代设备进入市场,带动临海节日灯产业发生裂变,首批约50位掌握技术的东塍人重新组合、自己办厂,大大小小的拉拉泡小作坊、工厂从东塍延伸至大田、永丰、邵家渡等周边区域,从此在临海遍地开花。 |
Copyright © 2023 浙江省灯饰行业协会 www.zli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09529号-1
地址:浙江省临海市临海大道695号科创中心5楼5015室 联系电话:0576-85289655 网站管理